從今以後
就是一家四口了
第二胎的產程真的快狠準
從我開始有感陣痛到寶寶出生
真的是彈指之間的事
(老樣子詳細故事我放在IG
這次從驗孕兩條線開始
就馬上找了育禾蘇河仰院長
上一胎生完捏寶
就篤定生老二也絕對要給蘇醫師接生
懷范粒的整個孕期大致都很順利
所有檢測都順利通過!
而且一樣產檢超音波紀錄都會上傳到雲端
只要有下載榜生婦幼APP就能看到
每一次產檢的超音波影片
沒事我都會拿出來看一下
還會跟捏的比對一下
看看他們姐弟倆在肚子裡的樣子像不像
(關於自費做的檢測項目可以參考這篇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44439759844/posts/325230745634915/?d=n
只有30週時有出現小插曲
可能因為太累出現陣痛
打電話給產房要我來綁胎動
發現有規律陣痛就趕緊安胎穩定下來
後續好好休息就恢復正常了
范粒也很棒37+6足月生產啊~
還比預想的重了些!
是個健康寶寶
接下來是統整了我在育禾
從產檢到生產
覺得很棒的地方
給需要的人做參考
♡
產檢超音波紀錄都上傳雲端可以隨時觀看
自費超音波最後能抵住院生產的費用
♡
產前衛教在規劃生產計畫時
會把產後可以做哪些新生兒篩檢條列出來
讓爸媽可以有很多時間討論勾選
這樣產後就不需要手忙腳亂
一切都交給嬰兒室
爸媽也都能好好休息
♡
待產到產後住院
都是一人一間舒適的空間可以好好放鬆
♡
病房內都是獨立電動床
(這床我跟老公愛慘
(能分別調整彼此不影響
旁邊都有螢幕連線嬰兒室
可以即時觀看寶寶影像、拍照
裡面也有很多衛教的影片
(像如何幫寶寶洗澡、拍嗝等
♡
廁所都有冷暖乾燥機
沒有禁忌的媽媽們想要洗澡洗頭
不用擔心受風寒
最後最重要的
我覺得整個孕期
孕婦一定會有很多不安
醫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
還記得剛懷上捏
在別的醫院做檢查
當時照到我子宮有肌瘤
我問會有什麼影響嗎
那個醫生只淡淡的回應我
:有可能會造成早產或流產
第一胎聽到這些真的好害怕
後來到育禾給蘇醫師檢查
他照完跟我說肌瘤很小不用擔心
要我出了診間就忘了這件事
後來也順順利利的把捏生下來
(那個肌瘤到後期就消失了
在那次後就決定要給蘇醫師接生
第二胎也是驗孕兩條線
就馬上到育禾給蘇醫師檢查
真的很慶幸在竹北
有這麼好的醫師和環境
再次謝謝 蘇河仰 婦產科醫師 精準母胎醫學專家
育禾婦幼中心
讓我封肚前最後一次生產
這麼順利😍
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,追蹤數超過2,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,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,...
第 一 產程 衛教 在 山城姑娘的雪國跑跳 Mrs.Puli & Mr.Canad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
【 山城姑娘的加拿大生產記錄 】下集。
整個產程我經歷了二個護士,第一個是Flora,明顯不是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,看起來稍長我幾歲,有點失去了醫護人員的熱忱,第二個護士我不記得名字,看起來不到三十歲,溫柔又親切,想必熱愛這份工作,不是我愛比較,只是一切就這麼明顯,她們交接的時間剛好就是在我決定要打無痛分娩時,真心的感謝第二個護士!!!
子宮頸開了10公分後,醫生說再等一個小時就要開始生孩子,已經可以看到雪寶的頭,護士詢問我要不要鏡子?想起友人的建議,有鏡子會比較好知道用力的方式對不對,所以鏡子也在生產前就定位,然後一切就要開始了!!!
步驟是這樣,護士會透過機器觀察胎心音和宮縮,我需要在宮縮時深吸一口氣,先不要呼出,用力推八秒鐘,然後吐氣再吸一大口氣,再用力推八秒鐘,重覆三次,是說…誰知道要怎麼用力才對呀?於是我就看著鏡子裡的自己,人生第一次這麼清楚的看著自己的私密處,雪寶的頭似乎被推出來了一些,然後我後勁無力的讓她又縮回去了,護士讓我改成用力六秒鐘,重覆四次,而我只覺得大腿根部好酸好酸,然後怎麼用力都推不出雪寶,牆壁上的時鐘滴滴答答的走著,我的腦海裡只有二個念頭,要快點把雪寶生出來和我不想吃全餐,為了雪寶,我要加把勁!!!醫生幾度把他的手伸進子宮頸裡確認雪寶,甚至試著用管子排出一些羊水,看能不能幫助整個產程加速,用力的方式有我自己抱住大腿、護士和Mr.H扶住我的小腿,也試了在病床上加了根管子,讓我拉著好施力,但最終還是回到抱大腿的模式。
那是最漫長的二個小時,雖然無痛分娩讓我感受不到痛楚,但長時間的抗戰讓我失去了力氣,有的只是為了雪寶能快點生出來的堅持,還有看到醫護人員臉上小小失望的壓力,我需要更努力的把雪寶推出來!!!超級怕雪寶在子宮頸待太久,而影響了她的健康,總而言之,那最後奮力一推讓雪寶成功的脫離了母體,我抽離的看著大家把雪寶包起來放到我身上,Mr.H剪了二、三次才成功剪斷了頗有韌性的臍帶,雪寶的上半身分佈著白色的膏狀物,我抱著雪寶,只覺得不真實,看著她陌生的臉龐,這就是我懷胎38週又3天生出來的寶寶嗎?抱著雪寶的同時,也注意到醫生從我的身體拉出了胎盤,還秀給Mr.H看了一下,並告知他我的會陰並沒有任何撕裂傷,所以不需要縫,並恭喜我們!:)
於是,雪寶在一月底出生了,從羊水破-->抵達醫院-->開十指-->生下雪寶,共花了12個小時,然後雪寶就和我們密不可分了!
護士先陪著我到浴室沖澡,洗去身上的血淋淋,然後幫雪寶量了體重,3038克,四肢健全,然後聯絡好病房,推著坐在輪椅上抱著雪寶的我移駕到病房交接後才離開,我從生下雪寶的那一刻起,就覺得身體好輕快,沒有任何的不適和痛楚,只覺得肚子餓了,在醫院吃最多的是花生醬吐司,因為正餐太難吃,所以護士會額外提供吐司、果汁、牛奶的選項,服務很週到!病房有準備好產婦衛生棉和新生兒的尿布可供使用,護士也會開始協助你進行親餵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確認我的子宮收縮和流血量,並提供止痛藥,我一開始還拒絕了二次,想說我只覺得有點不舒服,但沒有覺得痛,應該可以不吃吧?但後來護士每次都問,我想說那吃一下好了!(咦)
在加拿大,自然產是產後24小時就可以出院了,24小時是因為要確認寶寶的黃疸指數,出院前會請我們填好寶寶基本的資料,包含暫時性的健保卡OHIP,還有接下來要帶寶寶去檢查的診所,還有一張黃色的紙卡,需要觀察第一週雪寶的餵食、排便和尿液次數,然後住院的費用是一晚300加幣(約台幣6700元),收到帳單之後再繳費即可,另外還有寶寶的聽力測試和相關衛教資料,我整個就是昏昏沉沉的沒有很認真的聽,交給Mr.H好了!(笑)
還記得在臺灣,親朋好友生產完後,寶寶就會被帶去育嬰室,每天只有幾個時段可以隔著玻璃窗看看寶寶的身影,通常媽媽要餵母乳還要請護士把寶寶推來病房,或是媽媽要去育嬰室哺乳,勉強來說還是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好好休息,加拿大就不是這樣了,從雪寶離開我身體的那一刻起,我們就已經綁定,雪寶從未離開過我的視線,母嬰同室讓我和Mr.H在第一天就耗盡了體力,二個人都呈現一個虛弱,寶寶的睡眠週期很短暫,更別說雪寶剛從被羊水溫柔包圍的母體來到這個冰冷陌生的世界,哭是她唯一能表達自己的語言,所以就是不斷的哭,哭的讓人心疼,也讓人不知所措,但有護士能讓我們詢問是一種幸福,護士除了協助我親餵之外,也示範如何幫寶寶洗澡和包包巾哦!
最後,一定要準備好汽車座椅護士才會放人離開,所以別忘了確認汽座上的使用期限,並依照生產的季節準備好寶寶的衣服和小被子哦!
書寫著這篇的我,正在等著雪寶醒來要餵奶,聽著她淺眠的發出各式各樣的聲音,我已經好習慣生命裡有她的存在,明明才過了二個多禮拜,但生產住院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,雖然還是會有種不真實的感覺,我竟然有了個活生生的女兒也!:)
下集重點如下:
1、會陰按摩真的是太有用了,記得可以在34週開始每天按摩5~10分鐘,沒有撕裂傷我都覺得太厲害了!
2、汽車座椅不需要先拿上來,等到出院前再去拿即可。
3、待產包不需要準備寶寶尿布和產婦衛生棉,醫院都會提供,用完再跟護士講一聲,馬上會幫你補滿。
4、請在生產前好好的睡好睡滿,生產後真的再也沒有睡飽過了…
#山城姑娘的奇幻旅程
#加拿大生產
#無痛分娩
#Epidural
照片有生產住院時醫院提供的餐點,只會提供給媽媽,所以爸爸要自行去樓下的咖啡廳購買,你也可以自己準備食物,再請護士幫你微波加熱,所以當初預訂病房的時候,醫院都會請你準備一些零食避免餓到了!
第 一 產程 衛教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
每次遇到跑友中有生產過的媽媽,我都很愛問她們:「生小孩比較痛還是跑全馬比較痛?」不意外地常得到同樣答案,「要看有沒有打無痛啊!」的確,無痛分娩的出現可說是生產技術的一大進步,大幅減輕了女人生產的痛苦。很多人甚至開玩笑跟我說,打完無痛簡直像從地獄到天堂,如果第二胎不能打無痛,一定堅決不生。
但相反的,也有媽媽經驗不佳,打了以後還是很痛,和我哭訴她被騙了。也有些說法認為打了無痛後,可能會造成日後腰痠背痛,且延長產程、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,所以「能不打最好就別打」。也讓「該不該打無痛」成了生產前必問的一題!
關於無痛分娩,我先說句心理話,可以打就打一下,懷孕過程已經夠辛苦了,生產實在不需要再承受那麼多痛。
Q:打了無痛還是痛,就是失敗?
無痛分娩的原理是利用一根硬針打到下背部的硬脊膜外腔,再從硬針中順勢導入一根軟管給藥,軟管擺放好位置後,硬針就會移除,產婦後續仍可以下床走動、坐產球,活動並不受限。
嚴格來講無痛分娩應正名為「減痛」分娩(全名為「硬脊膜外麻醉」),因為這項技術僅能大幅降低疼痛,不是100%止痛。
這個止痛方式仰賴麻醉科醫師專業的技術及產婦姿勢擺位的配合,只不過,即使正確操作下,還是有可能因媽媽皮下脂肪厚、脊椎結構變異、醫師經驗不足,仍有部分產婦(約5%)因埋管位置不理想,導致止痛效果不不佳,甚至需要調整管路而重新施打。此外,又因每個人耐痛程度、神經分布不同,安全藥物劑量的考量下,不見得能讓每個人都全程感到無痛,尤其到了產程最後胎頭較低時,痛感有時又會浮現。
Q:打了無痛會影響產程、導致孕婦無法用力?
生產要順利,產婦用力的時機,需配合子宮收縮才能更有效地將胎頭往下推。
因此,一旦痛覺消失,產婦自己可能會抓不到用力的正確時機,導致產程變慢。客觀來講,過去的數據確實顯示使用減痛分娩後,會讓產程慢1-2小時。
不過,因減痛分娩主要作用在感覺神經並非運動神經,理論上並不會影響產婦用力,這時只要藉由伴侶、護理師從旁協助,就可根據宮縮監視器、摸肚子的硬度來提醒產婦用力的時機。如果仍抓不到感覺,才會需要降低麻醉劑量讓產婦「有感一點」來用力。
而即使時間變長,只要胎兒胎心音穩定,也不會增加剖腹產率。
相反的我也觀察到,不少產婦施打減痛後,讓原本因疼痛而緊繃的骨盆底肌放鬆,胎頭順利下降,反而加速了產程。
Q:打無痛比較容易有腰痠背痛的後遺症?
因減痛分娩施打位置敏感,很多人堅信這樣會傷害腰椎、龍骨,甚至將產後腰酸背痛歸咎於施打減痛。其實這些症狀是因為懷孕時腰椎被子宮、胎兒往前拉,若媽媽在孕期因此骨盆前傾、沒保持脊椎中立的姿勢,就很容易讓壓力集中在下背。雖然產後身體負擔變小,但因雌激素濃度下降造成疲勞恢復變慢、核心無力,又要抱小孩、餵奶,往往讓腰痠背痛情形加劇。
Q:打無痛會增加生產中的風險?
首先,要強調以硬脊膜外給藥的路徑讓藥物集中在局部,並不會隨著體循環進入胎盤,因此對於胎兒來講是相當安全的。
不過還是要說,只要是醫療行為都可能會有併發症和副作用,最常見的有麻藥反應造成的皮膚癢、噁心、血壓降低、頭暈、產後因下半身無力造成排尿困難,穿刺時產生血腫、或不慎穿破硬脊膜導致頭痛等。所幸這些不適,只要調整藥物劑量、平躺休息即可改善,並不會留下後遺症。
我們也可在產前靠抽血排除凝血功能異常,並透過諮詢確認孕婦是否對藥物過敏、有無相關脊椎病變等來降低併發症風險。待產時,也可趁媽媽產痛不明顯時預先將麻醉軟管置入,避免因疼痛不能配合而增加施打困難度。
Q:不能用其他方式來減痛嗎?
即使有了減痛分娩的存在,我認為非藥物的減痛技巧仍可輔助使用並不互斥,比如待產時頻繁地更換姿勢、走動、坐產球、熱水淋浴等。伴侶也可利用按摩球協助放鬆、一起練習呼吸法,放音樂、影片協助轉移注意力。
最後我想說的是,選擇施打減痛分娩如同要不要生育、要不要自然產一樣,都是女性個人的醫療決定,旁人應予以尊重。選擇打減痛並不表示不夠勇敢,隨意用「為母則強」這四個字認定生小孩就得忍痛未免過於情緒勒索。
而生產順不順利、產程快不快,要考慮的層面很多,從胎頭的大小、位置,胎心音是否,媽媽產道的大小、掌握用力的技巧皆有影響, 如果只是為了怕產程變慢而忍痛,實在是有點不值得。
反過來說,只要是醫療處置必定有其失敗率和風險,我也要時時提醒自己,衛教絕對不能報喜不報憂,不將任何處置過度美化,提供完整資訊後,將選擇權交還給媽媽,才是真正友善多元的生產模式。
大家減痛分娩的經驗好嗎?歡迎大家分享喔!
第 一 產程 衛教 在 待產篇 - 奇美醫院 的相關結果
貳、自然生產過程及自我照顧要點 · 一、第一產程. (一)指規則陣痛開始到子宮頸口全開(約5指/10公分寬),此期需放鬆身體,保存體力。 · 二、第二產程. (一)指子宮頸 ... ... <看更多>
第 一 產程 衛教 在 待產護理衛教 - 國泰綜合醫院 的相關結果
產程 分期. ▫第一產程(子宮頸擴張期):規律收縮到子宮頸口. 全開(5指);初產婦約11-12小時,經產婦約6-8小. 時。 ▫第二產程(胎兒娩出期):子宮頸口全開用力到胎. ... <看更多>
第 一 產程 衛教 在 孕婦衛教手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編印 的相關結果
(第一點即是規則陣痛,落紅不用入院). 3.破水。 國民健康署. 58. Page 65. 分娩分成三個產程 ... ... <看更多>